题图 | 豆包AI
喜剧的内核是悲剧,所以围绕高考,永远不缺段子,不信你看,落榜两次的余华,笑得多开心:
图源:网络比起考不上的“菜”,信息差造成的遗憾才是真的惨。回想刘强东当年,680分的宿迁状元,何等意气风发,明明北大清华都能去,却因志在仕途(误听误信)而去了人民大学社会学系。虽然成为“东哥”丝毫不比当“刘县长”差,但去了清北也许更加海阔天空呢~
对每个考生来说,高考的段子是真好笑,但要是自己成了主角,那就真的可怕了。
值得庆幸的是,互联网和人工智能,让他们面对的信息差要比以往小得多,而“装载”了大模型的浏览器,在传统的搜索之外,又给了考生们新的助力。如果说高考是一个新的起点,能抹平一些学子们起跑时的差距,那AI就真的做到了科技向善。
01、“免费版”的张雪峰
笔者高考填志愿时,听取了一位在教育界工作多年的长辈的建议,但他估计的分数线比后来实际的分数线低了快30分,时隔多年,我有时还会在梦里惊醒。而进了大学,成绩被同班的学霸远远甩开,于是好奇:我们是怎么分在一个班上的?学霸有些腼腆的说:“报志愿时,听长辈说,这是最好的专业……”
那时县城里最有见识,甚至还是教育从业者的人,水平也不过如此。即使辛苦考出了高分,上大学的选择上又如何能公平呢?张雪峰的火爆全网,是时势造英雄,他说出了很多人不知道的重要信息。
可他的服务太贵,商人的本质,让他不可能帮助到大多数人。去年高考,张雪峰直播间发布了11999元和17999元两档高考志愿填报服务,2万个名额秒空,创下了“3小时赚2亿”的神话,今年,两档产品都涨价了1000元,依旧卖的火爆。
这算是拉了两万个中产家的孩子一把?
如果说,有一件事,是中国最需要做到公平的,那就应该是高考,这也包括填志愿,至少应该努力做到公平。
在这方面,BAT送上了助攻。今年,百度、阿里和腾讯旗下的百度浏览器、夸克浏览器和QQ浏览器,都上线了“AI高考”频道,包含考试信息、分数查询、志愿填报等系列接口。
图源:百度浏览器这已经是QQ浏览器连续第7年提供过高考服务,但之前的服务,其实和考生必用的“阳光高考”功能是类似的,点击搜索的人机交互方式,替代不了一对一咨询的服务,无怪乎张雪峰的服务能卖爆。
但大模型让这些发生了变化,比如今年QQ浏览器就推出了行业首个高考Agent——AI高考通。近3000所院校信息、1600+专业信息、近10年院校录取分数线、2025年最新的高考政策和院校招生计划这些基础信息就不说了,还可以通过对话来查询信息,生成定制志愿方案和报告,简单来说,高考志愿咨询师可以做的,它大部分也可以做,只要能问就能回答,大大降低了使用的门槛。
图源:QQ浏览器类似的,百度也对AI聊志愿智能体进行了升级,接入了文心大模型、DeepSeek-R1等多个大模型,支持自然语言对话,还能进行深度思考。从数据来看,AI填志愿还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。6月25日,1300余万考生进入高考志愿填报环节,据百度公布的数据显示,累计有超千万次考生使用百度AI志愿助手、高考大数据相关服务进行预填志愿。
夸克浏览器在高考出分的第三天,就生成了超过300万份报告,甚至因为访问过多,生成志愿报告时多次出现排队超万人的情况,在河南、湖北、山东等高考大省出分时,算力吃紧到需要紧急扩充算力。
不过,AI的推荐靠谱吗?张雪峰有多年的行业经验,还有偌大的名声,而免费的AI服务,值得考生和考生父母在关键的人生大事上信赖吗?
02、有几分实力,能帮忙填志愿?
在之前的文章中,我们有介绍“志愿报告”如何来帮助考生,从产品呈现的形式来看,其实几款浏览器相差不大,都是填信息给结果,还有询问高考相关的问题。
图源:DoNews为考生“狐狸”做的AI志愿填报但具体AI填志愿是怎么做出来的?是否靠谱呢?
在QQ浏览器的AI高考功能上线时,DoNews曾受邀采访了腾讯的产品专家,之后在腾讯的大本营深圳,笔者又采访了三位就读于当地名校深圳中学的考生,了解他们的高考成绩和志愿填报情况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科技手段上,他们都用到了阳光高考和DeepSeek,但并没有用AI浏览器的功能,所以他们初步的志愿填报结果,刚好可以拿来和AI报告进行对比,感受也更加真实。
回到对腾讯的采访,当天的主题是QQ浏览器宣布全面入局AI浏览器,正式推出AI助手QBot,而AI高考通是QBot上的首批Agent之一。具体介绍下,QBot的本质是使用了混元和DeepSeek这两款大模型,在大模型之上整合了AI搜索、AI浏览、AI办公、AI学习、AI写作五项核心能力,如果说之前,浏览器+AI是功能上的增加,那这次升级,更多的是从浏览器向AI入口的转型。
大模型的浪潮席卷全球已有两年多,但并没有出现像微信、抖音这样持续的现象级App,核心原因之一就是AI助手“好玩但不好用”,接受采访的三名考生就表示,在DeepSeek搜索信息的效果一般,帮助不大。
而对本身存在使用刚需的产品进行AI改造,效果反而更好。比如浏览器,目前来看,即使在AI时代这种产品形式也不会被淘汰,因为其区别于功能单一的AI工具,有着跨平台的信息聚合能力、稳定的网页工具生态,还有日常生活的多功能入口。在按钮识别、模拟点击等方面,浏览器在完成任务的速度和准确性上也天然具有优势。
这也是几大浏览器巨头,近期纷纷加码AI的原因,无论是PC端还是移动端,做好了何尝不是一个爆款 AI应用?对于为什么在志愿填报上做Agent,AI搜索负责人李锐章的解释是:“基础信息的收集,原来的搜索引擎就能够实现,但学生和家长需要知道自己在问什么,这其实是最难的。就是我(家长)没有任何头绪,手上只有我孩子的分数,不知道应该往哪个方向去找。全国几百所学校,哪怕我这个分数适合的可能也过百所了,于是很多家长比较简单的说,那就省内或本地吧!所以,我觉得更多是帮助家长们通过输入意向来减少搜索范围,给他们一些方向和信息的参考,而且把我们过去的经验变成一个Agent,让他们能够在跟着指引一步一步去看。”
都说高考是人生大事,但很多考生和家长也的确是走一步看一步,临时抱佛脚。予几的高考成绩全省排名在2000左右,对于志愿填报,考试之前她并没想太多,“先考完再说,出了分再看”。
这也是人之常情,毕竟不确定分数的情况下很难缩小考虑的范围,不过,成绩公布到志愿截止之间的时间较短,尤其是成绩不在预期范围内时,也让许多考生和家长陷入焦虑和无助的状态。笔者在接触考生时,就有考生因为连着几晚和家长讨论志愿填报到深夜,而不得不婉拒了采访的情况。
AI志愿填报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来提高效率,大模型提供了智能,而数据的准确性上,QQ浏览器通过和中国在线等行业资深平台合作来整合数据,并做了大量的模型训练和推理工作。
“原始数据在搜索领域已经应用多年,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用自然语言表达需求,让模型理解并调用正确的数据和工具来返回结果。”李锐章解释,过去很难判断模型是否调用了正确数据,或者结果中是否混杂了过期的数据,通过工具调用和数据调用的结合,在选专业时,系统会优先调用专业数据库而不是全网搜索结果,来保障数据的可靠性。
“狐狸”的成绩大概在全省4000名左右,他谦虚地自嘲“高不成低不就”,成绩出来之后,他找到曾经补习班的老师咨询,对方的孩子刚好在上一届参加完高考。填报方向明确后,采访中我们又通过QQ浏览器进行了一次填报,两次的结果重合度较高,尤其是中山大学,成为他的老师和AI双双推荐的第一志愿。区别主要在于,AI还推荐了如北方理工大学等北方院校,而“狐狸”的老师熟悉的是长江以南的院校。不过“狐狸”表示:“就算AI有参考价值,还是要和人聊下才安心,再做决定不会后悔。”
这也是腾讯的技术专家在采访中的观点:“咨询老师提供的价值和我们提供的价值不太一样,因为咨询老师是线下的,有一些优势,比如会更理解你(考生),会更多基于你的条件去定制一些东西,包括会给你提供情绪价值,安慰你说不用担心,我可以帮你搞定。但劣势是比较贵,而且能服务的人群很少,特别是我们很多用户来自下沉城市或一些县城,他们是没有办法获得这样的资源和服务的。”
考出了全省排名1000左右高分的江临,在高考前就做了充足的准备,他的目标是一所“冷门”的学校——西湖大学。原因是他喜欢生物学,专业方向非常明确,这是西湖大学的强项,校长还是著名的生物学家施一公,而且他来参加过西湖大学的选拔,觉得住宿环境也不错。未能通过初筛后,他又将目标指向了浙大的强基。
实际上,目标越明确,意味着考生对信息的掌握越全面,选择的范围越小,AI能提供的参考价值就大幅下降,在和AI聊天的过程,他甚至还发现了一个AI幻觉:西湖大学2023年只在浙江省招生,但AI却给出了广东省的最低录取分数。
图片:被江临指出的错误信息但无论是他的成绩,还是采访中表现出的成熟,在同龄人中都是极少数。
03、高考是一刻,未来还很远
高考期间,笔者做了个梦,梦见参加完高考,和同学们在一起查分。现场的氛围很压抑、紧张,身边的同学突然问我:“我们的人生就此定型了吗?”
听到这个问题,梦里的笔者反而松了口气,不会的,未来会还很长,还要工作很久……额?
采访中,考生们也会问笔者一些问题:现在就业状况好吗?什么专业更好找工作?学术路线好走吗?
有些勉强可以回答,但对于四年后的未来,就真的不好说了。唯一可以确定的是,那时候AI应该已经彻底融入了人类的生活之中,也成为职场新的必备技能,就像十年前,每个毕业生都在苦练PPT、Excel那样。
最后,祝好每位考生,都能考上心仪的大学,开启理想的人生。
注明:为保护考生隐私,文章中出现的都为化名。